kaiyun网页版最近受邀去了一趟重庆,参观了长安的数智工厂,看了看他们家的新车,尤其是阿维塔07是怎么造的。这不去不知道,汽车生产线我以前也参观过,而且还去了不止一家,但是像长安数智工厂这么令人印象深刻还真是不多,给我整得跟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似的,看哪儿都新鲜,瞅什么都稀奇。
作为一头得到了华为赋能的超级工业巨兽,长安数智工厂给我带来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我们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的工业制造2025愿景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宏观存在,它既看得见,也摸得着,因为长安数智工厂就是这个宏伟愿景的一个鲜明缩影。
你就拿长安数智工厂的汽车生产线来说吧。传统的汽车生产线功能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一条流水线就负责一种配置,批量生产。同样是生产汽车,传统汽车生产线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我能产100台白车、100台黑车,但如果市场要的是150台白车、50台黑车,那么就会出现50台黑车的库存,同时,工厂还得再生产50台白车。
这样既浪费了产能,还积压了库存。而且,由于汽车还有高、中、低各种各样的配置,从实际情况来看,流水线产量和市场订单的匹配度只会更低了。
而现在,有了华为的智能加持,长安数智工厂这类高度数字化的厂子就可以在云端直接生成生产线模板。先根据市场需求把生产线模板设计好,然后再投入实际生产,整个过程就好像是在玩模拟经营游戏。
不管你来了多少订单,它都可以从原材料车间开始匹配,然后进入生产线,根据每台车身上的二维码标识就可以进行单独加项。如此一来,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几乎不会出现什么产能浪费的情况。长安数智工厂里的全新阿维塔07都是这么造出来的,据说现在很多大定阿维塔的车主都可以在自己的APP上看到自己新车的生产过程,这东西就相当于车子的出生证明。
再一个就是“智能化”,和其他很多看起来高大上得不了的概念一样,“智能化”最早也不是我们提出来的,以德国为代表的美西方国家很早就在舆论场上玩弄这个概念了。但是玩弄来、玩弄去,玩弄了这么多年,德国人把所谓的“智能化”玩明白了吗?我觉着够悬。
连同德国车企在内,时至今日,很多美西方车企的汽车生产作业还是需要大量人工介入的,而反观由华为、长安和联通联手打造的数智工厂,我们的工厂几乎是全流程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仅有需要人工干预的地方只有两个:一是在固定的地方拧上螺丝、二是完成最后的检查工作,这活就算干完了,一台智能化的电动汽车就这么生产出来了。当西方还在用人工检查每一个环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用上华为的人工视觉+激光扫描+云端数据的组合实现的分辨率是像素级的,我们的工人只需要坐在电脑前把数据看明白就好了,怎么样?羡慕吧?想学呀?我教你啊?
这样的自动化水平甚至就连很多德国工厂都达不到,就更别说其他工业水平还不如德国的西方国家了。包括但不限于德国,当所有这些国家对自动化、智能化的理解还停留在定义概念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用这些概念来改造我们的产业链生态了。
你们也想玩这个?你们有5G技术吗?没有?没有那你们肯用华为的5G吗?又不肯。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是我们不带你们飞,是你们自己就拒绝拥抱文明啊。嘴上总说自己“太想进步”,实际上全把心思花在迎合美国以色列的政治正确和搞党争内耗上去了。
当然,不止德国,另一个在燃油车时代称王称霸的发达国家,日本,面对如今的时代浪潮,日本人的表现也没比德国人好到哪儿去。
日本人玩营销总喜欢扯什么“工匠精神”,我在参观长安数智工厂的时候听同行的朋友说,丰田有一款叫“世极”的高端车型,虽然用的是汉兰达的底盘,但是卖得极贵,在中国光指导价就逼近200万,而且还想买还不一定能买得着。
因为“世极”是丰田对标劳斯莱斯的超豪华品牌,其设计定位就是卖给所谓的高端人群的,比如日本王室。所以,“世极”在中国推出之后,丰田也学着劳斯莱斯那套玩法,为它设置了极高的购买门槛。你光有钱还不行,这车想买只能先下订单,而且订车还有一堆附加条件,丰田要对购车人的身份资质进行审核,过不了审有钱也不卖给你。
虽然噱头搞了一大堆,而且售价也设置得很高,但“世极”这车在性能、外观和内饰上却并没有过人之处。注意啊,这个“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不是我说的,这是某车评网站上一大堆中国网民的心声:
“这就相当于红旗L5的价格了吧?人家在日本买是为了虚荣心,相当于开国车,问题是你一日本国车,在大陆有个鸡毛的情怀啊。”
“拉倒吧,这俩车在国内的地位差远了。开红旗L5的,你就算是开劳斯莱斯幻影也得给我让路。”
“因为是日本皇室的用车品牌,所以在日本忽悠人是有市场的。但在中国,有这样市场地位和溢价能力的,只有红旗的旗舰车型,毕竟你日本的皇室品牌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这些评论的网民都比我懂车,所以人家吐起槽来比我还狠。我本来还对丰田PUA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心有几分怒气的,看完这些评论之后这气当时就下去一大半了。
除了“日本王室用车品牌”这个营销噱头之外,为了把“世极”那张打肿的胖子脸给硬撑起来,丰田还给它设计了很多我现在一听就觉得搞笑的所谓营销故事。比如,“因为‘世极’把公差值下调到了5%,所以导致日本工匠们要花比普通车多12倍的时间来拧‘世极’的螺丝。”
为什么我说这个营销故事听着搞笑呢?因为在长安的数智慧工厂里,在华为的赋能之下,包括阿维塔07在内,这里生产出来的每一台车子,以及装配它们所需要用到的各种螺丝和电动扳手等工具,都是和华为的智控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电脑会实时记录电动扳手的相关数据,一个螺丝要拧多少下,电脑说了算。说要拧12下就不会拧13下,确保每一颗螺丝都会被配装到最佳公差范围之内。
不仅如此,装配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型号的螺丝,云端也一清二楚。整个生产线全流程都是电脑在控制的,精准得很。5%的公差值算什么?只要有需要,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而且耗费的时间只少不多。
这下日本人为了营销而扯出来的“工匠精神”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这就是产业升级,这才是产业升级,任何不涉及生产力变革的营销故事都是在扯淡,再好的故事也是要为产品本身而服务的。没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加持,你的营销故事讲得再天花乱坠,那也不过是舍本逐末罢了。
随着日本整体国力的江河日下,以及日本汽车工业的日渐落后,日本那套“工匠精神”的营销故事早晚会有讲到头的一天
说来凑巧的是,在重庆的这几天我在日媒“日经中文网”的官方公众号上刷到了一篇文章,说是日本中部经济产业局最近搞了个分享纯电汽车技术动向的研修会,会上展示了一大堆电车——基本是中国品牌,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的元PLUS、和蔚来的ET5。日本人想要通过拆解研究这些中国电车,以此来搞懂这样一个困扰了他们很长时间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中国电车能卖得比素以“高性价比”而著称的日本油车更便宜?而且还有得赚?
拆来拆去,日本人最后从中国电车的零部件里拆出了三个原因:一是零件的整合度足够高、二是不同车型之间可以共享零部件、三是所有汽车零部件都可以自产。
不过,日本人这么一通折腾,找到的这些所谓原因也仅仅只是知其然。至于其所以然,日本人直到现在也不得法门而入。
对此,我倒是有幸在长安的数智工厂里获得了一次管中窥豹的体验。你就拿零部件的整合度这块来说吧,传统汽车底盘要用到162个零部件,而在长安数智工厂的全自动无人压铸车间里,我们只需要用2个零部件,就能把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给压铸出来了,它不仅完全集成了传统汽车底盘上162个零部件的效果,而且因为一体性更高,所以其整体刚性和可靠性也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这个所以然日本人就算能搞清楚也没用,没有华为的赋能和中国产业链优势的加持,这些看着很美的东西对其他人来说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说到底,长安的数智工厂也只是中国制造2025这张宏伟蓝图上一个小小拼图而已,假以时日,中国的产业升级必将乘着智能化的大浪朝东,成就万物互联的伟大愿景。
德国人喊了那么多年的工业4.0,结果直到现在都还在画大饼,而反观我们这头呢?风景独好,由华为领衔的工业制造2025已经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了。中国的工业制造2025小荷才露尖尖角,接下来还将赋能更多的中国产业。
而且,工业制造2025也不过是个开始。连我在内,当天很多参观长安数智工厂的人都有一种强烈预感:如果这套生产模式能推广开来,嵌入到本就已经非常强大的中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那么中国制造业相对外国的优势就不再是“遥遥领先”这四个字就能简单概括的了,那将是真正字面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我在重庆的这几天,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如果说阿维塔是华为造车的HI模式,那么长安的数智工厂就是华为工业4.0的HI PLUS模式。以前传统汽车制造工业所谓高大上的技术,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面前已经成了明日黄花。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想象一家汽车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居然真的能高到这个地步。在长安数智工厂参观的过程中,有那么一瞬间,恍惚间我觉得我不是在参观一家汽车工厂的生产线》的取景现场,华为就是“天网”,生产线上正在组装的阿维塔,就是《终结者》里大名鼎鼎的T系列机器人,美西方还在使用传统生产线和人工来生产汽车的车企就是人类抵抗军。
《终结者》里天网生产机器人的流水线,当年看着贼高大上,现在回过头瞅瞅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美西方车企的抵抗军,可能就不会再有一个类似约翰·康纳那样的“龙傲天”主角带领他们开挂翻盘了。
《终结者》里的抵抗军还能依靠康纳,而现实世界里的美西方车企又有谁能救呢?
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有幸见到比亚迪和阿维塔这些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华为的赋能下蒸蒸日上,平步青云,我为我们的中国制造感到由衷的欣慰与自豪。
《终结者》里的抵抗军还能依靠康纳,而现实世界里的美西方车企又有谁能救呢?
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幸运,长安三万里,华夏五千年,这一次,科技终于又回到了文明的手中。
Copyright © 2002-2025 kaiyun开云· 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